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家风
十代书香,至今都没有出过一个“败家子”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
发布时间:2023-12-07


富厚堂的建筑风格,仿泮宫式样而设计。“泮宫”,在周代是诸侯之学宫。当然,富厚堂真正体现“泮宫”特色的还是藏书楼。

  曾国藩曾经说:“余将来不积银钱留与子孙,唯书籍尚思添买。”富厚堂内的四座藏书楼,是几代主人吮吸东西文化的象征,并且哺育出了一个人才辈出的名门望族。对于曾氏后人来说,最神圣的事情莫过于上书楼看书、读书、抄书,他们称这里是“曾家人的精神中心”。

  思云馆是富厚堂中曾国藩最早的藏书楼。1857年,父亲曾麟书去世,他回家居丧之时亲自营建了这座思云馆,并居住其间“望云思亲”“恪守礼庐”“读礼山中”,还题写了楹联“不怨不尤,但反身争个一壁静;勿忘勿助,看平地长得万丈高”以自勉。思云馆既是曾国藩精藏图书的地方,辟有“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之室”,更是他饱受挫折后反省悟道、东山再起的新生之地。复出后,他以“柔道”而行之,从此在仕途上渐入佳境。

  曾国藩的功成名就,为曾氏家族带来了鼎盛,但他始终认为“不可忘寒士家风”,尤其最担心子侄后辈流于骄奢淫逸,丢弃勤俭家风。

  著名作家、长篇历史小说《曾国藩》作者 唐浩明: 

  曾国藩对官宦之家抱有深刻的忧虑,他曾经说,官宦之家,多只一代享用便尽,很少有能够传到第二代第三代的,他们的后人呢,大多处境不好。那么官宦之家跟别的家庭相比,最大的差别,就在于有权势,有财富,所谓富贵。但是为什么权势和财富并没有给官宦子弟的上进起推动作用,反而害了他们呢?这件事情值得我们深思。 

  他教育儿子“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,余不愿为大官,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”,鼓励儿辈们多读有用之书,多做实用学问,甚至包括学习西方文化。曾国藩曾经请来江南制造局的两位传教士兼翻译史迪文森和傅兰雅,为两个儿子指点学习英文,这在当时真是破天荒的举动。

  当然,让曾氏家规更富有生命力的,还在于代代传承,并且与时俱进。

  曾纪鸿夫人郭筠是曾国藩同榜进士郭沛霖之女。在公公曾国藩、婆婆欧阳夫人、丈夫曾纪鸿、夫兄曾纪泽相继去世后,她成为富厚堂的主人,亲手订立了《曾富厚堂日程》教育后代,提出:子孙不论男女皆应习一样手艺;皆应有独自出远门之才识;皆应知俭朴;皆应侠义性成;皆应抱至公无私心肠。以此告诫子孙不染纨绔习气,力求自立自强,并要求子孙天天做到,时时遵守。

  郭筠对曾国藩家教思想体系的重大贡献,不仅是摒弃了男强女弱、男外女内的传统观念,赋予了家中女性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;而且还拓展了家教的影响范围,“一乡风化,则强国之根基于此”,把家教的内涵上升到了乡风纯正、强国固根的层面。

  与郭筠同辈的刘鉴,是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的次子曾纪官的夫人,其祖父是大学士刘权之。她于1908年专门制定了《曾氏女训》10章124课,包括女范10课、妇职18课、母教56课、家政40课。由于其教子有方,曾氏族人在她生日时送给了她“传家有训”的金字牌匾。

  曾国藩七世侄孙 曾繁宇: 

  我想我会记住这些家规并且传承给我的孩子们。 

  曾氏家风浸润,后裔人才辈出。曾国藩一共有三个儿子六个女儿,长子和第五女不幸夭折;次子曾纪泽是著名外交家;小儿子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;孙辈曾广钧是曾家的第二个进士,23岁入翰林院;孙女曾广珊是著名女诗人;直系第四代、第五代,大多是学术、科技、文化领域的精英。他弟弟们的后人中也涌现了诸多人才,有著名化学家曾昭抡、著名考古学家曾昭燏、著名革命家曾宪植、著名画家曾厚熙等。两百多年来,曾氏后裔有成就的多达200余人。有人做过统计,从曾国藩的父亲以下到科举制度废除期间,曾氏一门共出过秀才、举人、进士、翰林二十多个。实行新式教育之后,后裔大多是大学毕业或留学外国。

  古人说:“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。”今天也有“富不过三代”的说法。然而,曾国藩家族延续十代,至今都没有出过一个“败家子”,不能不说这是中国家族史上的奇观。那秘密究竟何在呢?当年处于人生最高峰的曾国藩,在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信中揭晓了答案:“凡家道所以可久者,不恃一时之官爵,而恃长远之家规。”

  如今,“耕读天下,富厚日新”的耕读家风,在曾国藩故里蔚然成风。

  【朗读】曾国藩实验学校学生 

 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, 

  作诗文以声调为本, 

 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, 

 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, 

 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, 

  居家以不晏起为本, 

  居官以不要钱为本, 

  行军以不扰民为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