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善洲:给子孙后代一个清清白白的人生
杨善洲出身贫寒,历经磨难,他一辈子为人民办实事,办好事。他身居地委书记的高位,兢兢业业,勤勉为政,清正廉洁,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格。退休后,他毅然放弃了到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,回到家乡保山市施甸县,扎根大山,带领当地百姓植树造林5.6万亩,并且将林场无偿捐给国家。杨善洲不仅给家乡人民留下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,还留下了值得代代相传的好家风。
杨善洲常说:“我手中有权力,但它是党和人民的,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。”“老老实实做人,踏踏实实做事。我不图名,不图利,图的是老百姓说没白给我公粮吃。”
他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有一次,杨善洲的母亲病了,他急忙从工作地点赶回家,到家时已经是深夜,他服侍母亲喝了药躺下后,又要连夜赶回单位。当时正值雨季,外面下大雨,杨家的房子也在漏雨,而且家中竟然找不到一双雨鞋。为了不在湿滑泥泞的地上摔跤,杨善洲只能拿包谷壳包鞋。
面对妻子的埋怨,他恳切地对妻子说:“家里的困难我都知道,再困难也要想办法度过。现在很多老百姓的日子还比较困难,我是共产党的干部,国家给了我另一个‘饭碗’,那个碗里剩下的,只能还给国家,还给百姓,因为这是老百姓的血汗。一句话,我当这个官,是为大家当的,不是为家里人当的。我没有钱,你们要克服困难,漏雨了就买几个盆接一下。”
杨善洲退休后,依然保持着这种清正廉洁的本色。2002年,杨善洲的老伴生病,要去保山看病,可是大山里没有汽车,迫不得已借用了一次林场的公车。
刚回到林场,杨善洲立马找到林场会计,二话不说就拿出320元交给会计,说:“我用了公家的车,我交油钱。”
会计说:“老书记,就算包车也没有那么贵,从林场到保山哪里要得了320元油钱?再说您平时不乱花公家一分钱,这次我看就别交了。”
杨善洲急了,他说:“我当地委书记的时候,办私事也是要给钱的。作为共产党员,凡事要讲原则,正人先正己,自己正了,才可以批评别人。”
会计不得已,才勉强收了这320元油钱。
后来,杨善洲在日记本里写道:“我的家属子女坐林场配给我的车要付车费,为什么呢?购买车子是办公用的,不是接送家属子女的。不在领导岗位了,原则仍然要坚持。”
杨善洲坚决不允许家里人利用他的身份去搞特殊。1970年,杨善洲的妻子刚刚生下了三女儿,正在坐月子,可是家中没有粮食了,一家人只能靠野菜掺着杂粮勉强度日。
乡里知道了这个情况,急忙送去了30斤大米和30斤粮票,后来杨善洲知道了,责怪妻子说:“我是共产党的干部,我们不能占公家一丝一毫的便宜,领导干部的家属更不能搞特殊!这大米和粮票要攒了还给公家。”后来过了大半年,杨家才攒够了这些大米和粮票,还给了乡里。
还有一次,妻子的妹妹家里要盖房子,想要从姐夫这里讨点木头,他坚决地拒绝了,要求他们去申请砍伐证,不料妻妹一家砍伐时不小心超出了批准范围,要罚款1500元。杨善洲二话不说让妻妹缴纳罚款,丝毫不通情面。
还有,当代课教师的小女儿想报考警察,想让他找找老下属、老同事关照一下,他硬是不打招呼,不走后门。
杨善洲表面上对自己家人严厉,其实这饱含了对家人深沉的爱。他知道,只有从自身做起,坚持原则,坚持党性,在家中涵养传承优良家风,才能给子孙后代一个清清白白的人生。(吕春阳 撰稿 摘自《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好家风故事集》)